本草,开到荼蘼花事了有一种人,因为清寂,因为温暖,因为一种风骨,让人喜欢得不能自拔。
李时珍就是。
读《本草纲目》,被他长风浩荡的风雅所倾倒。
那种风雅,让人爱到无语,让人一直仰慕。
看他的画像。
消瘦,盛开的莲花一样淡雅安然的眼神。
布衣,布帽,草鞋。
还有采药的竹篓,几枝草药探出竹篓,清例的美。
心里总是一种热热的感念。
感谢上苍,让这样一个绝美的男人,以最纯净的姿态来过尘世,普度众生。
他的内心,该是多么清澈的温暖啊。
时珍走了很多的路。
空山鸟鸣,流水繁花,草木茂盛。
他亲自品尝百草,捡尽寒枝,倾心相待,编著成书。
那百草的滋味,他该是最熟悉了。
多么苦,多么涩,只有自己晓得。
他淡淡一笑,提笔记上一笔覆盆子,五月子熟,其色乌赤。
甘,平,无毒……一部《本草纲目》,装下了千草百花。
草药的世界,草药的江湖,清美到无言以对。
这世间,如此寒凉,如此疼痛。
时珍一生所倾心的,是驱走众生的疼,驱邪扶正,投下一片暖暖的光和影。
他幸自己最干净的心灵,来弥补素淡光阴里的锐疼和钝疼。
他是禅境里的人。
佛家修持的人,小乘度自己,大乘度自己、也度众生。
时珍所度的,是苍茫众生。
他心里静啊,静得简直清凉洒然。
他一生,最懂得草木。
隔枝听花语,见草知药性。
绵绵的时光里,时珍一直独自踏着青苔而行,未曾歇过一步。
多么淡雅而绚烂的人生啊。
时珍的文笔很精确,很凝练。
一味药,寥寥几笔,一下子鲜活起来,花枝招展。
汉字真是美不可言。
时珍的汉字,点石成金。
在人生苍凉失意的时候,我翻开《本草纲目》来疗伤。
一枝香,佛音缭绕。
静啊,静得没有了惆怅和凄惶。
只有草木,风动花香。
碎碎的流年,碎碎的光阴。
一字一句,读来心香啊。
仿佛那蘸了胭脂的指尖,轻轻拓在唇上,那么柔,那么逸。
美得清冽,美得生生世世啊。
兼霞苍苍,白露为霜。
时珍从诗经里出发,采药未归。
也许有一天,会在山野里繁花处恍然遇到他。
他的背篓里,还是丝丝缕缕苦味儿的百草。
采芹的女子,定然会轻轻问一声先生,草木在您眼里,为何如此惊艳啊我这芹,也是一味药么我自己,也是一株行走的草么?心心念念之间,如果时光流转,我会随他去采药,随他品尝百草的滋味。
哪怕,只为他背着竹篓也好啊,只为他研墨端茶也好啊。
时珍说:山奈,生广中,人家栽之。
根叶皆如生姜,作樟木香气。
土人食其根如食姜,切断暴干,则皮赤黄色,肉白色。
古之谓廉姜,恐其类也。
又说三奈,辛,温,无毒。
暖中,治心腹冷气痛,风虫牙痛。
附方一切牙痛,三奈子一钱……时珍说:车前,五月五日采,阴干。
凡用须以水淘洗泥沙,晒干。
入汤液,炒过用。
入丸剂,则以酒浸一宿,蒸熟研烂,作饼晒干……百草就这么牢牢长在时珍心里。
每一味草都是一样的美,百草平等。
他爱着草木,爱得多么悉心悉意啊。
他说狼毒,观其名,知其毒矣。
他说以毒攻毒,乃用药上乘之道也。
倘若以为有了毒性的草,就可以弃之不用。
不是这样的。
众草皆有价值,无贵贱之分。
时珍喜欢每一株草。
多么清雅的书生。
多么仔细妥帖的叙述啊。
每一味草药,都说得清清爽爽,一点也不含糊。
枝是枝,叶是叶,花是花。
薄暮时分,去山野里看百草。
找狼毒,找车前,找柴胡,找一个书生的婉约情怀。
这些时珍呵护过的花草啊,一定是风雅得诗一样美了。
风华卓然,绚烂清美。
指尖拈起一茎细细的青草,苍绿,柔韧。
放舌尖尝尝,是青草的味道,苦涩的味道。
真想逆了时空,握着一束草药去寻他。
不为惊心,不为苍茫,只为找到这个淡雅清幽的书生。
想一想,都是温暖的一份薄愁。
一个落着细雨的天气里,散淡的心情。
坐在窗前听雨,雨声疏落,有点颓废的那种惨淡。
浙渐沥沥,好像停下了,却又下着呢。
下着呢,却又捕捉不到雨声。
煨了一点柏树枝,屋子里淡淡幽香。
青烟丝丝缕缕,配合着窗外欲断还休的雨声。
读几页书,依然在本草的境界里。
读百草,也读时珍。
时珍坐在漫漫光阴里,像一种碎碎念想,一点一点告诉我半边莲,小草也。
生阴湿沟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
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半边莲……读到此处,心里一惊。
半边莲,原来就是被我写过无数次的节节草啊。
老家沟沟岔岔开满紫红小花朵的草,原来是一味中药啊。
反复读,眼泪就下来了。
小时候写作文,说自己就是节节草,虽然伏在地上,但一定要走出大山。
从来不知道,节节草还有一个如此风雅的笔名,真是喜欢得流泪啊。
在有些寂寥的时光里,这个温暖的书生告诉我你写过的草,硬朗凌厉,其实是一味药,是百草里的半边莲。
多么感激着他啊。
这样的雨天里,时珍一定还在原野里流连。
水流花深,百草茂盛。
他在雨里,撑起一把竹伞,撑起了中医学几千年的精华。
在雨里,他一定也是怡然的。
他听得懂百草说话,能读懂草木的眼神。
时珍用衣袖,替一株露葵擦去腮边的泪。
他说,不哭,你能杀蛊毒,辟不祥。
你的内心装满坚强。
窗外的雨一阵紧,一阵疏。
是从时珍的那个时空里一路赶来的么?是它们淋湿了时珍的衣衫么?他欣赏百草在风里舞动,在雨里摇曳最美的舞姿。
他懂它们。
常常是一个人,布衣,草鞋,竹篓。
翻山越岭。
踏过千条细细的山间小径。
他在一个深山古寺的木鱼声声里,找到一味草药。
寺僧问他这株丹参,俗人为何还叫赤参呢?时珍说五参五色配五脏啊。
人参入脾日黄参,沙参入肺日白参,玄参入肾日黑参,丹参入心日赤参,苦参入肝日紫参。
寺僧莞尔,拈花一笑。
时珍坐诊。
有人告诉他说南人军中有一味金疮要药,云有奇功。
止血散血定痛。
嚼烂涂之,其血即止。
时珍南下,找到此药。
他说三七,又名金不换。
生广西南丹诸州番恫深山中。
采根暴干,黄黑色。
团结状,状略似白及。
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
止血良药……他听说,北方有一种草药,叫曼陀罗,见者心悦。
食用汁液后手舞足蹈,眼里会有幻觉。
吃多了就会失去知觉,醒来后不知今夕是何年。
时珍千里跋涉到北方,只为了一株曼陀罗。
他找到曼陀罗,亲自尝试,乃验。
他说曼陀罗,花似牵牛花,早开夜合……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时珍说月季花,又名月月红。
处处人家栽之。
亦蔷薇类也,花深红,千叶厚瓣,逐月开放,不结籽也……多么细心厚道的书生啊。
不仅要告诉你每一味草药的药性,还要告诉你百草名字的来历。
让你吃着药的时候,心里又几分诗意。
原来,它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啊。
他说牵牛子,近人隐其名为黑丑,白者为白丑。
盖以丑属牛也。
学医的时候,老师叫牵牛子为二丑子。
我以为它太丑了,丑得看不成了,丑得越看越难看了,所以就叫二丑子。
原来不是这样啊。
只不过牛属丑,又有黑白两色,所以才叫二丑子的。
中药的名字真是奇怪呢。
再奇怪的名字,时珍都知道,都悉心悉意告诉你它的来历。
这样深邃的人,怎么不让人仰慕呢。
时珍说决明,有两种。
一种马蹄决明……状如马蹄,青绿色,入眼目药最良。
另一种,拄芒决明,《救荒本草》所谓山扁豆是也……俗呼独占缸。
嫩苗及花,皆可食也……你看,时珍什么草药都知道,什么变化他都明白。
他能为草木把脉,能够洞悉草木的前世来生。
真真是学识奢侈到极致了啊。
想起一种花,叫荼蘼,开到荼蘼花事了。
荼蘼过后,再无花开放。
到达终点了,极限了,余韵了了矣!心下有些凄然。
已经开到了荼蘼花,此后再没有什么花开放了。
时珍就是那朵极致的荼蘼了。
时珍之后,有谁还能超越他,捡尽寒枝,再去为百草倾尽一生呢怕是,再也没有人能够了。
时珍待草木,已经到了极致,到极限了。
一部《本草纲目》,在漫漫光阴里高不可攀,在繁花盛草里收梢。
厚厚的时光落满本草,轻轻一翻,你就能听得到时珍细细的絮语。
哦,多么安然,贴心啊。
<END>摘编于《散文百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中国中药杂志微信(CJCMMYC)平台编校发布,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公众号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微信号。
…………以下是广告时间…………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亲近自然,启迪心智的有趣夏令营。
将由各领域专家一起,带领大家在秦岭认药,在昭陵探寻大唐盛世的奥秘,并且亲自动手体验非遗面塑。
来约吗?时间:7月21-24日主题:医者匠心:陕西中草药寻访及文化之旅招募:小学三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家庭(未成年儿童请务必由家长陪同参团)行程特色:我们邀请各领域专业人员,而非普通导游陪同讲解。
给孩子们充足的参与感和动手机会。
报名截止时间:7月19日(或团满15个家庭)扫码报名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