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 >

关于抑郁与焦虑,你应该了解更多一点

 

 

我一个人在家时总感到害怕,晚上睡觉不敢深睡,闭上眼睛总感觉有不干净的东西在我左右,我应该怎么办?

 

这不是恐怖电影里的情节,而是一位焦虑症患者的自述。

 

 

 

 

在8月18日的【心理直播间】中,网友Vivian就自己的病情向心理学专家曹日芳医生提问,曹医生建议她:“要明确告诉自己由焦虑而产生的恐惧对象从未真实地出现过,要鼓励自己不断放松,病情才能慢慢得到缓解。”当天围绕“如何正确面对抑郁焦虑”这一主题,许多网友得到了曹日芳医生的专业回复。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文一路门诊部主任曹日芳从事心理疾病研究已经有25年了,“你是否已经对饮食、性爱、社交等基本行为失了兴趣?你是否对外界失去耐心,经常感到心烦并持续两周以上?你是否总是到半夜两三点都难以入睡,体重也急剧下降?”曹医生提醒大家,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了以上症状,需要警惕抑郁症的可能!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每年因抑郁症而选择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同时,抑郁症的“同党”——焦虑症也在不断蔓延,造成的身心伤害相比抑郁症有过之而无不及。生命诚可贵,轻生绝不是正确的出路,对于这类疾病,你应该了解得更多一点。

 

抑郁症与焦虑症同属精神科疾病,医学界至今对两者的病因并不能给出明确的解释,除去外部环境原因,与人体自身的遗传、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都有一定的联系。

 

焦虑症临床表现为紧张、坐立不安,心悸、手抖、尿频等,而抑郁症则更多地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并不等于患上了焦虑症或抑郁症,曹日芳医生根据自己从业25年的经验,以抑郁症为例总结了3个典型的临床判断标准,以供大家参考:

 

 

 

1.时间标准: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负面情绪持续三个月以上仍不能得到缓解的,你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2.痛苦可控程度标准:抑郁症常常伴随着强烈的精神痛苦,当痛苦及其影响超出自身能力控制的范围,你可能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3.日常社会功能影响程度标准:因自身负面情绪或伴随的身体不适(心悸、恶心、失眠)而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社会功能,甚至导致丧失部分功能,那你极可能已经患病。

 

曹日芳医生介绍,自己每天都会遇到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前来就诊:“一般而言,女性的发病率往往高于男性,而近年来学生群体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了。”

 

本次【心理直播间】中,曹日芳医生对“如何正确面对抑郁焦虑”这一专题进行了一小时的讲解,利用直播互动的方式回答了众网友提出的问题,这里我们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归纳梳理,以便大家对这类疾病有更深入地了解并及时防治。

 

 

 
 
 

心生恐惧类:

 

你有没有对一种事物莫名恐惧且无法自拔?怕高、怕鬼、怕密集,这些常见的问题可能是由焦虑症所造成,下面的问题是否在你身上也曾有过?

 

 

 

 

 

Vivian:你好医生,近两年来,我一个人在家时总感到害怕,晚上睡觉不敢深睡,闭上眼睛总感觉有不干净的东西在我左右,我该怎么办?

 

曹日芳:您的情况并不是单纯的睡眠障碍,而是一种焦虑症。您的害怕与担心很多时候应该不仅仅局限在睡眠上,而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而言,紧张、担心、害怕等情绪是焦虑症的主要表现,这种情况下人越是紧张,相应的害怕感也会越强烈,如果能及时得到放松,相应的症状就会慢慢减少,因此治疗的方法应放在如何放松自己与正确调整心态上。

 

现阶段应该尽量减少担心的次数,验证担心的对象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是否真实存在,要明确告诉自己由焦虑而产生的恐惧对象从未真实出现过,用这样的方式鼓励自己不断放松,病情才能慢慢得到缓解。此外,建议您适时到专业机构进行一系列的病情评估,并进行科学治疗。

 

 

修金:曹主任您好,我每次在乘坐飞机时都感到十分害怕,这种感觉在开车经过跨海大桥、乘坐电梯达到20层以上也都会产生,我是不是得了焦虑症,可以治好吗?

 

曹日芳:当人达到较高的地方时,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属于正常心理现象,但是如果这种恐惧感超出了人自身的控制,并产生诸如大汗淋漓等身体反应时,那就变成了心理障碍,医学上称之为恐怖症,又可以更确切定义为“场所恐怖”或“特殊情景恐怖”。您的这种症状是可以被治愈的,可尝试“暴露治疗”进行训练,通俗地说就是将自己放置在害怕的场景中,通过保证安全性的反复性训练弱化其恐惧感。但具体操作的情况也要根据医嘱进行。

 

 

 
 
 

失眠伤神类:

 

梦碎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做梦的资格也没有!你是否总是一夜失眠到天亮?不妨看看下面几位的问题。

 

 

成吉思汗:我的孩子今年读高二,她每天晚上总是做梦,导致白天上课精神不好,学习成绩一直下降,现在人也变得很自卑,产生了自闭情绪,甚至不喜欢和同学交往了,她的心情日记也时常流露出想离开世界的情绪,我真怕她想不开,我该怎么办?

 

曹日芳:根据您的表述,我认为您孩子的症状多半都属于抑郁症的表现。如今青少年抑郁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网友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现在,受学习、家庭、人际交往等压力的影响,以高中生、初中生为主的学生群体产生抑郁的现象十分常见,您孩子表现出的自我封闭、不开心、情绪低落都是抑郁症的表现,具体情况需专业医疗机构对其晚间睡眠质量、白天精神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后,再对症治疗。

 

 

 

 

 

A0 joyce :我妈妈有睡眠障碍,看了很多年的病,也尝试就诊了很多医生,但都未有好转,如今她的焦虑症越来越重,严重地影响了生活,请主任给予指导。

 

曹日芳:您好,按照描述,您的母亲已经在医院进行过相应的治疗,我认为现在的病情应该是不规范治疗所导致的,患者很可能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停药、断药。很多抑郁症的患者喜欢自己做自己的医生,导致病情反反复复持续很久。一般而言,抑郁症的治疗时间都在1年半至2年之内,而睡眠问题应该是治疗过程中最早解决的问题。您母亲的病情需要尽快到医院复诊,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规范持续性治疗才能得到解决。

 

 

奔月:你好曹主任,我今年66岁,女,退休在家。2015年10月开始晚上睡不着,白天心慌难受,于是前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我有焦虑症,要求我白天服用一片黛力新,晚上服用一片佳乐定。按要求服药三个月后,由于个人身体问题自行减药至半片,至今这样服药已有半年,一旦停药就会心慌不适,想咨询曹主任对我的情况有什么建议?

 

曹日芳:焦虑症属于神经功能症的一种。对于这种疾病您的治疗方法太过于简单,安眠药只能缓解睡眠的问题,对焦虑症并无太大功效,而且在很多时候,焦虑症往往与抑郁症存在互通性,一个发作很可能成为另一个的诱因,同时,您对安眠药不规律服用很容易导致药物依赖。因此您最好继续到医院规范就诊,遵医嘱服药。等病情得到控制,睡眠有一定的好转,之后再根据医嘱才能慢慢减药或停药。

 

看完了曹医生与网友的互动,你是否也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曹医生特别针对睡眠障碍这一常见问题给出了意见,他告诉浙江在线记者,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噩梦等很多类型,最常见的就是失眠。很多人失眠后在是否吃药就医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对此他认为:“一般而言,如只是轻微的入睡困难,但每天的睡眠时间依旧能达到5个小时以上的,那只需要做一些睡前放松活动就会得到缓解;但如果你的失眠伴有一些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那这种失眠就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伴发症,建议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评估后进行规范性治疗。”

 

 

 

 

 

 

 
 
 

产后抑郁类:

 

宝宝的加入是多么开心的事情,什么?你说你的脾气却变坏了?不少女性在产后都出现了情绪变差的状况,这很有可能是产后抑郁!

 

 

Atim:我在生完孩子后,明显觉得脾气难以控制了,每次孩子一闹就会莫名其妙地脾气暴躁,老公的脾气有时也非常暴躁,夫妻俩经常闹矛盾闹冷战,总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您说我是怎么了?

 

曹日芳:我认为您的情况是典型的产后焦虑。很多女性产后都会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而在外人眼里总会认为这些情绪是她们忙于家庭事务而造成的烦躁,或者是由于夫妻摩擦产生的负面情绪,属于正常现象。其实并不是这样,产后焦虑是一种典型的抑郁障碍,促使它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一般而言产后内分泌的失调、产后家中新成员的增加等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导致这种症状的常见原因。很多人并不将这种现象当做疾病就诊,因而难以得到规范性的治疗,导致病情不断恶化,建议您尽早前去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治疗。

 

 

 
 
 

病人陪护与复健类:

 

生病时,如何照顾更重要,康复后,避免复发才关键!

 

 

艳丽:曹主任您好,我有以下3个问题向您请教:1.日复一日地面对焦虑症病人,家属要怎样调整心态照顾病人?2.焦虑症患者学习心理学是否合适?3.焦虑症患者康复后怎么避免再次复发?

 

曹日芳: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在很多有焦虑症患者的家庭,家人往往将他们当做躯体疾病患者一样对待,让他们待在家里,少做工作,防止劳累。其实这并不正确,正确的做法是引导他们不要太多在意这种疾病的存在,平时要让患者多做事情充实自己,达到转移自身注意力的目的;同时更多地给予其心理支持,抽空陪伴在患者身边,多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能够用平常心对待生活,这样才能缓解病情。

 

第二个问题,在有关心理学学习的问题上,我认为任何人学习心理学都是好的,但是如果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对其中内容只是一知半解,并且经常拿书本里的案例来和自己的现状对照就不是好现象了。学知识必须要学以致用,而不是过分地按照自己的一知半解加以对照总结,因此,对于内心过分敏感的人群,学习心理学并不是十分合适。

 

最后我回答第三个问题,焦虑症的复发的确存在一定的可能性,这与病人自身的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因素包括病人的心态、认知、个性等诸多部分,因此预防的重点首先应该要求当事人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对周遭事物过分敏感、担忧,避免钻牛角尖;其次,患者要学会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使自己的身心经常处于放松的状态,同时配合药物的治疗,做到药物治疗与自身调节双管齐下。

 

 

“没有治不好的抑郁症,只有不听话的病人”

 

医生提示:规范治疗很重要

 

“没有治不好的抑郁症,只有不听话的病人。”这是曹日芳医生常常在聊天中对抑郁症患者说的话,想要尽早治愈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患者在摆正自身心态的同时到专业机构进行规范化治疗才是出路。

 

“抑郁症绝对不是治不好的病,只要进行规范化的坚持性治疗,就一定可以痊愈”。在之后的采访中曹医生告诉记者,现今医学界对抑郁症与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由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部分组成。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分为安定性药物与抗抑郁性药物,为达到治疗效果两者常搭配服用。

 

同时,心理调节又可以分为规范化调节与非规范化调节两种,规范化调节是指病人根据医嘱进行心理和生活规律的调节,非规范化则是指病人自主规划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习惯、爱好更加健康科学,如早睡早起、多进行户外运动、避免长时间持续接触电脑与手机等,以缓解病情症状。

 

曹日芳医生强调,对抑郁症的治疗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嗮网,要坚持长期治疗。他见过很多患者尝试辗转数家医院,尝试数位医生进行诊治,但却一直没能固定治疗,“患者一定要信任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医疗观念,积极寻求治疗,才能将抑郁症彻底根除!”。

 

值得警惕的是青年群体患者的总数在不断增加,曹医生针对这一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家长对孩子生活的强制规划是导致青少年群体易患抑郁、焦虑的主要原因,父母应该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切记要让孩子保持愉快轻松的身心状态,不要盲目追求孩子成绩高低,谨记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才是根本”。

 

 

如果有小伙伴还希望能继续了解这类疾病,或是想要进行疾病咨询,可加入我们的心理直播间微信交流群:

 

 

 

也可前往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文一路门诊部与曹日芳主任亲自交流。

 

主任医师:曹日芳

就诊地址: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文一路门诊部

擅长诊治: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生理心理障碍等心理咨询干预。

 

 

记者:李重桃 刘景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
 
责编:陈雨笛

 

 

    发布时间:2017-09-06 10:50:02
    录入:录入编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